调研第四天大庆林甸,调研团从克山途径依安来到了大庆林甸,尽管未对依安的烘干塔进行调研,但在沿途的道路上能够看到
林甸区域以盐碱地为主,玉米和大豆产值不高,该地在相对干旱的状况下玉米产值在1200-1500斤,水分在23%-24%水偏大的状况的玉米及大豆亩产更不抱负,若雨水偏大的状况下大豆产值在100多斤。
当地地租上一年在500-550元/亩,本年在600-650元/亩,该地农户每家几十亩地,所以农户多乐意将土地租借,包地的大户包地的积极性较高。因本年持续鼓舞大豆栽培,估计该地大豆的栽培比重会添加,估计本年该地大豆玉米培育栽培比重大约为4:6,玉米仍是干流,黄豆在栽培培育面积估计在上一年的基础上略显添加。
从当地玉米的流向来看,玉米一部分流向大庆衣品、依安象屿、殷实益海等地、阜丰等深加工厂家,送益海运费大约在33元/吨左右。除送深加工外,当地本年有新疆某大型公司在本地收买,当地大型粮商也把粮源送往该公司,粮源辐射依安、拜泉、讷河、林甸,从12月末开端该公司收买了大批粮源,日到货量可达50多台车,日卸货量在2000吨左右。往年在没有该公司收买的状况下,当地粮源多送本地烘干塔,四合乡粮点较多,成为该地粮食的集散中心。除了该公司外,当地烘干塔粮库也多处于满仓状况,大都未签合同,合作社大垛粮也有不出的状况。
当地除是玉米的集散中心外,也是黄豆、红小豆的集散中心。黄豆货源可辐射阿荣旗、讷河等地。
在返程途中咱们通过象屿的某租借粮库,场所中心还有1000吨粮没烘干,仓库里也有不少干粮,这与之前第一天在象屿调研的企业库存估计有2个月左右,能找到照应的点。
从今天调研成果来看,大庆林甸区域较为丰厚,是调研的这几个区域中粮源相对较多的区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