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1.7%,环比提升2.6个百分点,同比提升3.2个百分点……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近日发布了3月中国农机市场景气指数(AMI),6个一级指数全部在景气区间。
“3月正值农机市场的传统旺季,加之2月经理人信心指数的大涨,双重因素导致AMI环比、同比实现双增。”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信息咨询部主任张文博表示,具体来看有三个突出特征:经营效益两连增,持续高位;客流量爆棚,人气创三年新高;多数细分市场环比提升,同比下滑。
与农机市场呈现出的高景气相呼应,一大批智能化、绿色化的农机装备陆续投入春耕一线全国农业机械展览会上,先进高效前沿技术集中亮相,展示中国农机装备高水平发展的成果。
当前,农机行业正处于“政策+技术”加速洗牌的关键节点,广阔天地大有可为。在东吴证券分析师周尔双看来,一方面,以粮食安全为背景,机械化率的提升使得农机行业市场空间持续扩张。另一方面,在政策与市场双重驱动下,大型化、高端化产品日益见长,行业竞争格局持续改善利好龙头。
“粮价筑底反转,也带动了农机需求提升。”周尔双介绍,2024年9月,国家发改委公布2025年至2026年小麦(三等)最低收购价为1.19元/斤,在国际粮价“过山车”背景下,我国小麦最低收购价连续五年上涨。2025年1-2月,江苏和福建等地区小麦成交价达2412元/吨-2528元/吨,同比提高5%,粮价筑底反转趋势明显。
国务院常务会议最新部署推动农机装备高水平发展的系列措施,为农机行业注入强劲的政策动能。
国务院总理李强3月2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,研究推动农机装备高质量发展有关措施。会议指出,农机装备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、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支撑。要坚持面向农业需求、聚焦重点领域,从突破基础技术、完善创新体系、培育优质企业、打造产业集群等方面综合施策,加快标志性产品研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。要发挥标准引领作用,做好鉴定检验测试认证,强化质量监督管理,促进农机装备产品加快升级。
国务院常务会议最新部署推动农机装备高水平发展的系列措施,为农机行业注入强劲的政策动能。会议强调“要用好用足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、大规模设备更新等政策措施,加强中试验证和熟化应用,促进先进适用农机装备市场推广”,不仅对农机行业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,更勾勒出农机产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清晰路径。
而中央、国务院近日印发的《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(2024-2035年)》(以下简称《规划》),也明白准确地提出推进农机装备全程全面升级。加强大型高端智能农机、丘陵山区适用小型机械等农机装备和关键零部件研发应用,加快实现国产农机装备全面支撑农业高质高效发展。推进老旧农机报废更新,优化农机装备结构。打造重要农机装备产业集群,建立上下游稳定配套、工程电子等领域相关企业协同参与的产业格局。推进农机农艺深层次地融合,推动农机装备研发制造、熟化定型、推广应用衔接贯通,实现种养加全链条高性能农机装备应用全覆盖。
从政策导向看,无论是部署还是《规划》,都突出需求导向,要求面向农业需求、聚焦重点领域,推进农机装备全程全面升级;强化创新驱动,从基础技术突破到创新体系完善,形成全链条创新生态,加强大型高端智能农机、丘陵山区适用小型机械等农机装备和关键零部件研发应用;注重系统施策,通过培育优质企业、打造产业集群等组合拳,建立协同参与的产业格局。
从产业维度观察,核心技术领域将迎来突破窗口期,特别是高端智能农机、丘陵山区机具等短板领域将加力补齐;农机头部企业有望通过创新资源整合提升市场集中度,优化农机装备结构;区域性产业集群建设将加速,形成更具韧性的产业生态,实现种养加全链条高性能农机装备应用全覆盖。
2025全国农业机械展览会上,中国一拖、潍柴雷沃、江苏沃得、江苏常发、中联重科、约翰迪尔、久保田等国内外知名农机企业纷纷带着自己的明星产品前来参展,展示其最新的产品和技术。
可以预见,在政策利好的持续释放下,农机行业将迎来新一轮发展黄金期。政策支持始终与产业升级相伴相生,对于农机企业而言,只有真正掌握核心技术、贴近市场需求的产品,才能在这场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竞赛中赢得先机。
“企业在开发产品时,要理解用户的需求,避免因过分痴迷于技术,忽视掉对解决复杂工作条件下实际问题的关注。”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执行副会长赵剡水提醒,未来的农机研发工作一定要做好跨界融合。跨界并不止于“跨”,也要积极学习并内化对方领域的知识成果。
在河南驻马店,不久前刚结束了一场农业机械行业的年度盛会--2025全国农业机械展览会。中国一拖、潍柴雷沃、江苏沃得、江苏常发、中联重科、约翰迪尔、久保田等国内外知名农机企业纷纷带着自己的明星产品,展示其最新的产品和技术。
中国一拖展区汇聚了多款动力换挡/换向拖拉机,包括东方红LP2604-C、LMA2004-C、LXM1604-C以及MY1204-9C等,其马力范围从120至260。雷沃无级变速与动力换挡智能拖拉机矩阵收获了诸多关注,已实现80-320马力全系列动力换挡拖拉机的商品化,通过电控按钮或推杆操纵,机手无需踩离合便可实现换向、换挡的电控操作,操作便捷性、能效和可靠性均实现了飞跃。中联重科带来的PZ3004动力换挡拖拉机,是针对大面积、长续航的作业环境打造的全新产品,通过技术升级逐步优化换挡平顺性与驾乘舒适性,搭载电控智能提升系统,可高效完成深翻、深松、耙地等高负荷作业。
不仅如此,东方红SH504M丘陵山地拖拉机也备受瞩目。这款产品作为中国一拖近年来“补短板”战略的重要成果之一,是继东方红MH804系列丘陵山地拖拉机后马力段延伸的产品,能适应更多丘陵山区的作业需求。
在收获机械展区,雷沃谷神GK6126、GM5125小麦机、CE04玉米机、CF04茎穗兼收机、HA3125花生机与RG系列旗舰履带机组合亮相,实现了智能化升级。例如,新款雷沃谷神GM5125小麦机采用加长三段滚筒设计,作物通过更加顺畅,脱粒速度更快。同时,其切碎器可实现秸秆切碎与排草的快速切换,充分满足了用户对高效作业的需求。
满足细分市场需求之外,行业企业还通过制定一揽子农机产品解决方案,提供定制化的农机产品和服务,开拓市场新路径。
随着农业生产规模的多样化和精细化,不少用户对农机产品的需求也呈现出差异化的趋势。部分农机企业通过推出满足特定需求的差异化农机产品,实现产品增量。
对于跨界进军农机行业的中联重科(000157.SZ)来说,公司2024年年报中农业机械板块增速亮眼。报告期内,中联重科农业机械营业收入46.5亿元,同比增长122.29%。
“烘干机稳居国内第一,小麦机稳居国内第二,拖拉机规模、利润大幅度增长,并持续开拓玉米机、播种机、甘蔗机、水稻机板块,有望实现迅速增加。”周尔双表示。
而从全国性的行业展会到春耕的田间地头,中联重科农业机械也将科技智慧融入农业生产的每个环节,打造了一系列高端、智能、绿色农机产品。中联重科水田拖拉机和履带式旋耕机开展耕整作业,改善土壤结构与肥力,为后续水稻种植准备好。搭载“中联智驾”系统的水稻插秧机按照规划线路自动行驶,在“北斗”定位技术的加持下,实现厘米级精准插秧作业,为水稻插秧环节提供更智慧的解决方案。植保无人机腾空而起,灵活盘旋在农田上空进行施肥作业。
国内春耕期间,农机出口市场迎来新机遇。作为我国农机出口大省,浙江今年1-2月农业机械出口额达28亿元人民币,同比增长33.7%。出口额迅速增加的背后,是当地不少农机企业根据不同国家市场的特殊情况,进行差异化、个性化定制,不断研发新产品。
由于浙江是典型的南方丘陵山区地貌,山地坡度大、地形复杂。因此,用途多样、适应能力强的“小农机”--手扶拖拉机,便深受海外客户的青睐。它由两个部分构成,前部是发动机,后部是用于耕作的农具,最大的特点是“一机多用”。通过几个固定的螺丝可以更换不同的农具类型,从而在山地、丘陵等地貌进行旋耕、播种、收割等多种作业。
满足细分市场需求之外,行业企业还通过制定一揽子农机产品解决方案,提供定制化的农机产品和服务,开拓市场新路径。一系列推进创新平台建设、展会供需对接等配套服务举措,也在加速落地。位于浙江金华的中非农业科创园,建成后园区将模拟非洲的天气特征情况,筛选适合当地种植的蔬菜、水果等经济作物,并推广各类农机设备,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。(记者 霍悦)